2015-07-03 10:19 作者:南方日报
笔者2日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该中心今年年初在全省开展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首份结果已出炉。疾控专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认为,广东目前使用的杀灭伊蚊的主要药物,对全省大部分地区仍然有效。
要密切关注杀虫剂药效
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专家蔡松武介绍,清除媒介伊蚊的孳生地是有效控制登革热发生的最主要措施,而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化学药剂杀灭伊蚊仍然是当前控制登革热疫情的重要手段。
今年年初,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广东省疾控中心组织全省各地级市疾控中心开展了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广东大部分地区的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对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呈敏感或低度抗性现象。“‘呈敏感’和‘低度抗性’是指我们目前使用的药物对杀灭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有效的。”蔡松武解释。
不过,监测发现广州、深圳、佛山等市的个别区域的白纹伊蚊对个别药物存在中度或高度抗药性的现象。下一步,各地市疾控机构将根据监测结果来指导当地科学防控登革热。
有市民对蚊虫出现抗药性的问题表示担心。蔡松武解释,抗药性是生物体(例如蚊虫)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并不是一喷药生物体就产生抗药性,而是长期在同一个环境使用同一种杀虫剂,经过多年的量变发生质变,才产生抗药性。我们开展抗药性监测,就是要密切关注药效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很重要。”
清理孳生地仍是主要措施
对于如何有效防控登革热?疾控专家强调,要继续坚持以清理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紧抓‘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很重要。加强组织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行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各单位、各居(村)委会应认真落实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要将清理蚊虫孳生地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动起手来,翻盆倒罐清除蚊媒孳生地。这样才能真正把登革热防控工作做好。”蔡松武说。
■小知识
如何科学使用杀虫剂?
疾控专家提醒,在蚊媒密度超过预警值或出现登革热疫情时,各地要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各地疾控中心要根据当地抗药性监测结果,对承担消杀服务的消杀机构加强指导,使其在使用杀虫剂时做到科学合理。”蔡松武强调。
蔡松武给出三个建议:
一是应尽量选用敏感药物或低度抗药性药物。敏感药物可正常使用;如果产生低度抗药性的药物,要在原使用量的基础上增加浓度;中度抗药性药物则要减少喷药次数,以减慢抗药性的发展;对于高度抗药性的药物,建议暂停使用,一般停用1—2年后,抗药性会慢慢降低,敏感性恢复了就可以使用,或加入敏感快速击倒药物(如四氟醚菊酯)进行复配再酌情使用。
二是轮换或镶嵌使用卫生杀虫剂。轮换用药是选定几种无交互抗药性的卫生杀虫剂,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某几种,过一段时间再换另几种;镶嵌用药是将某一城市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各使用一种卫生杀虫剂,过一段时间再轮换使用。
三是当蚊虫对某些卫生杀虫剂已经产生抗药性,可以选用生物杀虫剂或生物防制法。例如苏云金杆菌就是比较理想的生物杀虫剂。能养鱼的水体尽量投入鱼类控制蚊虫,但投放的鱼类不应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食蚊鱼、斗鱼等对伊蚊幼虫均有较好的捕吃效果,其中食蚊鱼可用于人工水体,对自然水体则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