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15:23
每年的 5 月起,是我国登革热的流行季,8 至 10 月更是发病的高峰期。国家卫健委已发布紧急提醒,要求各地加强防范。
目前,登革热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预防以防蚊为主。
持温高温的夏季,是蚊子行凶作案的 " 最佳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全世界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感染登革热。
◎ 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时,将病毒吸入体内,并在体内经过 8-10 天增殖,再次叮咬后可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
这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不会人传人,而是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所有人都有可能会感染。感染这种病毒后,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
◎ 登革热病毒引起的婴儿皮肤红。/ 图:图虫创意
01
全球登革热高发,本土防控形势严峻
登革热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今年全球登革热疫情高发,多国出现病例数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美洲地区 2024 年 1-3 月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超过 300 万人,是去年同期的 3 倍,其中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国家疫情最为严重。
今年年初,巴西登革热病例数量激增。根据巴西联邦政府卫生部 5 月 4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 年巴西发现的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已经累计超过 427 万例,死亡病例已经达到 2197 例。
◎ 央视新闻在 4 月份报道了巴西的登革热疫情,当时的死亡病例为 1044 例。/ 图:央视新闻截图
当地时间 4 月 28 日,阿根廷卫生部发布最新报告称,2024 年以来阿根廷登革热确诊病例为 37.9 万余例,与前一周的报告相比增加了超过 6.3 万例。
巴拉圭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当地时间 5 月 3 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去年 9 月至今,巴拉圭累计确诊登革热病例 4.2 万余例,死亡病例数增至 98 例。
我国周边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登革热疫情和去年同期比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4 月 23 日,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领馆发布提示,印尼目前已经确诊登革热病例 6.2 万余例,死亡病例 475 例,约为去年同期 3 倍,已发现有中国公民确诊。
◎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领馆发布的提醒。/ 图: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大使馆领事部官方微信号截图
而国内的情况同样值得注意。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通报的数据,今年 1 月至 3 月,我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 107 例,无死亡病例。
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截至 5 月 9 日,广州市在今年已经出现 3 例登革热本地病例,是历年来最早出现本地疫情的一次。
◎ 专家指出,今年全球登革热呈高发态势,预计今年广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也将比较严峻。/ 图:微博截图
我国的登革热疫情主要为输入性流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秦鹏哲介绍,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都出现登革热高发的态势,其中,东南亚地区所报告的病例数已经达到往年同期两三倍,广州国际往来频繁,且今年雨水较多,对登革热不可掉以轻心。
登革热疫情这次在全球持续蔓延的原因是什么?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番登革热疫情持续蔓延,主要源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变化,尤其是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高温和间歇性降雨,导致埃及伊蚊繁殖速度加快,进而加速了疫情传播。
02
" 得了登革热,比得新冠还难受 "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在我国有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分布,其中白纹伊蚊分布更广泛,就是我们常看到的 " 花蚊子 "。
◎ 埃及伊蚊。/ 图:123rf
感染登革热后,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后果可大可小,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因重要器官衰竭死亡。
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显示,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 4 种: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 + 皮疹。
(1)突发高热
体温可在 24 至 36 小时内升至 39 或 40 摄氏度。
(2)三红征
即面、颈、胸部潮红。
(3)三痛
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4)皮疹
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 登革热的常见症状。/ 图:网络
其中,高热是登革热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热可能突然发生,并持续 3 到 7 天左右,体温可达到 39-40 摄氏度。
网友 @公子养娃记在社交平台分享道,她的儿子突然高烧 5 天不退,全身发红,手脚都水肿了,换了 3 个医院后,终于确诊为登革热。
◎ 网友分享儿子感染登革热后的症状。/ 图:小红书 @公子养娃记
博主在帖子里说,因为误诊错过了一开始的治疗期,在确诊时,儿子已经发病多天,医生说这个病凶险在后程,建议他们住院治疗,做全面检查。
在住院的时候,她儿子还出现了" 脑袋发烧,但身上发冷 "、" 坐着喘气,走两步都需要人扶 "的症状,检查还显示儿子的肝功能受损。住院期间,每天都要打点滴,还需要抽血检查各项指标。
幸好住院 6 天后,她儿子的血液指标终于恢复正常,手脚虽然还是发红,但已消肿了不少,医院通知可以出院了,3 天后再复诊。" 请了两周的假,终于可以回学校上课了!" 博主感慨道。
目前是登革热流行季,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晒出患上登革热的经历。
有的人认为得登革热十分痛苦," 得登革热比新冠难受一百倍 "、" 发烧骨痛 "。
◎ 网友评论截图。/ 图:小红书
有的人说前期症状很像新冠,甚至没有发热。
◎ 网友评论截图。/ 图:小红书
据悉,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过及时治疗基本可以康复,但 " 三痛 " 的症状会令患者感到十分不适,因此登革热也被称为 " 断骨热 "。
03
登革热没有特效药,出现症状赶紧就医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1 天 -14 天,多数为 5 天 -9 天。患者在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5 天都具有传染性。有的人感染登革病毒后,虽然不发病但血液中存在有病毒,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39 深呼吸查阅资料发现,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也没有审批注册的登革热疫苗上市,治疗的重点是对症治疗,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患者需要积极去医院用药治疗,并尽早防蚊隔离。
◎ 国外正在灭蚊的工作人员。/ 图:123rf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会长梁晓峰介绍,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所以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者被蚊虫叮咬以后,我们要意识到有可能是登革热,一旦有这样的疾病,要尽早就医,不能扛着。我们要去发热门诊或者当地的医疗机构做一些检查,尽早确诊的话对治疗会很有帮助。
39 深呼吸提醒,发病前 2 周内,曾经在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等正处于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或者居住、工作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已经有登革热发生,那么出现发热、皮疹、头疼、肌痛等症状时,需要考虑患上登革热的可能。
◎ 广东省 2024 年 5 月上半月成蚊密度 MOI 高密度监测点所在地区(高密度是指 MOI>20,红色代表该地区已有高密度监测点)。/ 图:广东疾控
此时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且主动向大夫说明旅居史,以尽快得到诊治。
登革热其实离我们很近,预防的有效方法是不要被蚊子咬,因此做好家居卫生、防蚊灭蚊很重要。
◎ 在户外要注意防蚊虫叮咬。/ 图:123rf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秦鹏哲提醒,最近广州雨水频繁,阳台的盆盆罐罐要时时清理,否则一场大雨过后又会出现新的积水、滋生蚊虫。家中水养的植物,建议 3~5 天换一次水,并且在换水时应洗刷花瓶,以防蚊卵粘在瓶壁上。
上下滑动查看
◎ 这些地方的积水要及时清理干净。/ 图: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