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

基孔肯雅热黄皮书

基孔肯雅热


概述

基孔肯雅热为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病毒的宿主。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孕妇围产期后期感染病毒可发生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感染,但没有经母乳传播病毒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分布相关,主要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2013年,病毒输入到中南美洲地区,逐步建立了本地循环,不断引发大范围疾病流行。中国,上世纪80年代曾在云南、海南等地患者、媒介生物和蝙蝠中检测到疑似CHIKV病毒,在人群以及哺乳动物血清中检测到抗体;2008年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之后曾在广东、浙江和云南等地先后发生了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暴发,但尚无证据显示CHIKV已在中国建立了稳定的自然传播链。

传染性病原体:基孔肯雅热病毒

流行: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暴露和感染风险最大的旅行者类别:探险游客;长期旅行者和外籍人士;探亲访友的旅客

预防方法:避免昆虫叮咬

诊断支持:获得认证的临床实验室;卫生部门


传染性病原体

基孔肯雅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属于甲病毒科。


传播

基孔肯雅病毒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蚊子以病毒血症的非人类或人类灵长类动物为食时,它们就会被感染,这两种动物都可能是病毒的主要扩增库。人类通常在发病前不久和发病前 2-6 天出现病毒血症。

血源性传播是可能的;记录了1例病例,一名卫生保健工作者在从一名受感染患者身上抽血后被针刺伤。此外,在接受筛查的捐献血液制品中也发现了基孔肯雅热病毒,但迄今尚未发现与输血有关的病例。在处理受感染血液的实验室人员中,通过经皮穿刺和实验室中的气溶胶暴露,也记录了病例。

母胎传播在怀孕期间已被记录;最大的风险发生在围产期,当孕妇在分娩时出现病毒血症时。虽然在1名感染者的母乳中发现了基孔肯雅热病毒RNA,但根据实验室检测,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感染症状或证据。此外,在精液中发现了基孔肯雅热病毒RNA,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性传播的证据。


流行病学

基孔肯雅热病毒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经常引起高发作率的大规模暴发,影响病毒传播地区多达75%的人口。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发生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2013年底,美洲加勒比海岛屿报告了首例本地获得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截至2017年底,美洲报告了>260万例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从那时起,该病毒继续传播,并在世界许多地区(包括非洲、南美洲和亚洲)造成零星病例和周期性暴发。

在基孔肯雅热持续流行的地区,旅行者面临的风险最大。大多数流行病发生在热带雨季,在旱季减弱。然而,非洲的疫情发生在干旱时期之后,人类栖息地附近的开放水域容器成为病媒滋生地。感染风险主要存在于白天,因为主要病媒埃及艾蚊在白天会积极叮咬。埃及蚊子在住宅附近的室内或室外叮咬,并将卵产在盛水的家庭容器中,包括水桶和花盆。

成人和儿童都可能感染基孔肯雅热并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

大约3%-28%的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者将保持无症状。对于出现症状性疾病的患者,潜伏期通常为 3-7 天(范围为 1-12 天)。该病最常见的特征是突然发作高热(体温通常为 >102°F [39°C])和关节痛。发烧通常持续 ≤1 周;发热可以是双相的。关节症状通常很严重,可能使人衰弱,通常累及多个关节,通常是双侧和对称的。关节疼痛最常见于手和脚,但可累及更近端的关节。其他症状包括结膜炎、头痛、肌痛、恶心、呕吐或皮疹。皮疹通常为斑丘疹,发生在发热后,累及躯干和四肢,但也可能包括手掌、脚底和面部。

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包括肌酐和肝功能检查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该病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肝炎、心肌炎、神经系统疾病(颅神经麻痹、吉兰-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脊髓炎)、眼部疾病(葡萄膜炎、视网膜炎)、急性肾病和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变。被确定为更严重疾病风险增加的群体包括产时暴露于更严重疾病的新生儿、成人>65 岁以及患有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人。

基孔肯雅热的急性症状通常在 7-10 天内消退。一些患者在急性疾病后的几个月内会出现风湿病症状复发(例如,多关节痛、多关节炎、腱鞘炎、雷诺综合征)。研究报告称,在患病后数月或数年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长期疲劳的患者比例各不相同,从 5% 到 80% 不等。与感染相关的死亡时有发生,但很少见,最常见于老年人和有合并症的人。

怀孕者的症状和结果与其他人相似,怀孕期间发生的大多数感染不会导致病毒传播给胎儿。然而,产时传播可导致新生儿并发症,包括出血症状、心肌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已有罕见的妊娠早期母体感染后自然流产的报道。


诊断

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取决于临床特征(体征和症状)以及怀疑感染者的时间和地点。在鉴别诊断中考虑其他感染和疾病,包括腺病毒、其他甲型病毒(Barmah Forest、Mayaro、O'nyong-nyong、Ross River 和 Sindbis)、登革热、肠道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麻疹、细小病毒、风疹、A 族链球菌、斑疹伤寒、寨卡病毒以及感染后关节炎和风湿病。

实验室诊断通常通过检测血清以检测病毒、病毒核酸或病毒特异性 IgM 和中和抗体来完成。由于该病毒在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周内出现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因此通常可以通过对血清进行病毒培养或核酸扩增来诊断基孔肯雅热。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通常在发病第一周结束时出现,但在感染后数月至数年内仍可检测到。极少数情况下,血清 IgM 抗体检测可产生假阳性结果,因为存在针对相关甲病毒(例如 Mayaro 病毒、O'nyong-nyong 病毒)的交叉反应抗体。斑块减少中和试验 (PRNT) 可用于确认感染,并在必要时区分交叉反应抗体。


治疗

基孔肯雅热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然而,一些治疗方案正在研究中。症状的治疗包括休息、补液以及使用镇痛药和解热药。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帮助缓解急性发热和疼痛。然而,对于报告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的患者,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发热和关节疼痛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以降低出血风险,直到排除登革热。对于持续性关节疼痛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皮质类固醇(包括局部制剂)和物理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


预防

目前对基孔肯雅热无特效药物, 主要靠对症治疗, 急性期针对严重的关节疼痛, 恢复期针对关节的持续僵硬和疼痛。抗炎药和非激素类药物无效。基于此, 预防工作尤其重要。由于基孔肯雅热是由蚊虫传播的, 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 8℃ 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因此在这些地区开展卓有成效的灭蚊工作是控制该传染病的关键措施。法国有关专家也指出,此病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 灭蚊为最重要的防范工作。法国政府已经在留尼旺岛开展了大规模的灭蚊行动, 以阻止该病的继续流行。就目前而言, 本病主要在国外流行, 但东南亚各国的疫情对我国的威胁较大, 因此我国应提高警惕, 加强检疫, 消灭蚊子, 严防基孔肯雅热在我国蔓延。同时, 应做好口岸蚊虫媒介的监测和控制。

2023 年 11 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种用于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